新闻中心

PIP可控离子渗入技术是金属表面处理方面的新工艺

2245 2025-04-21
       “PIP可控离子渗入技术是金属表面处理方面的新工艺,此项技术能大大增强金属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。”罗德福告诉记者,PIP技术能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、汽车、石油装备、高铁等装备制造领域,大幅提高关键零部件的性能,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升级,而且,PIP不含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环保特性,将取代传统电镀铬技术,在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,这一替代过程还将加速。
       罗德福教授是重庆人,1985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。1996年,罗德福团队研发出用于QPQ盐浴复合处理的独特盐浴成分和配方,突破了德国迪高沙(Degussa)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,并开发出相应的处理工艺和专用设备成套技术,罗德福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       “上世纪80年代,国内工业生产需要利用德国QPQ工艺,但国内并没有掌握类似技术的技术人员,一些企业只能花费90万美金引进西方相关的技术生产线,成本特别昂贵。”罗德福告诉记者,在此背景下,他们便开始着力此项技术的研究工作,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。
       之后,罗德福继续深度钻研,在前期成功的技术基础上,把该项技术提升到了一个高水准。“我们现在的PIP技术渗入深度可达60m,国外也就35m左右。”
       “把非金属等元素渗入钢铁零件表面,每往下增加一微米,难度系数非常高。”罗德福告诉记者,国内也有类似的工艺,但可渗入深度只在25m左右。
       而渗入深度也直接决定了金属表面抗腐蚀和耐磨损的性能高低。在耐磨性方面,PIP技术是传统电镀铬工艺的1.5-2倍;在中性盐雾抗腐蚀试验中,PIP技术可达到900多小时,而国内工艺的平均时长大概是120小时,国外类似技术的纪录也就300多小时。